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孙友宏
返回首页

孙友宏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工作单位: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

研究方向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技术;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与材料;仿生钻探机具;地质岩心钻探;颠覆性钻探技术。

教 师 简 介       姓名 孙友宏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65.07.31     最高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现任职务 院长 所在系 勘工      邮编 130026                                  通信地址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学术兼职           2009年—现在:吉林大学"985"工程三期"地质资源保障与环境安全科技创新平台"主任;    2009年—现在:吉林大学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筹建)主任;    2012年—现在:吉林大学复杂条件钻探技术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2008年—现在: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0年—现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地温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0年—现在:吉林省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荣誉 个人荣誉:    2008/吉林省政府/吉林省高级专家;    2004/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2/教育部/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1/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2000/国务院/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    1999/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    1998/吉林省政府/吉林省优秀教师。 获奖:    2012/陆地永久冻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技术研究/二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2010/高性能金刚石工具/二等/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4/水文水井泡沫增压钻探技术研究与开发/一等/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1997/勘察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二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7/勘察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一等/吉林省教学成果奖;    1997/钻凿(掘)用耐磨抗冲击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三等/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96/根据岩石力学性质设计及合理使用金刚石钻头专家系统/三等/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1987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本科生学习;    1987年9月―1990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1994年9月--1998年6月:长春地质学院探工系,在职博士生学习;    2002年9月—2006年5月:吉林大学仿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后;    2006年6月—2007年6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工程系,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2年4月:长春地质学院探工教研室,秘书,助教;    1992年4月—1994年11月:长春地质学院探工系,系秘书,讲师;    1994年12月—1999年6月:长春地质学院探工系,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9年6月—2000年6月:长春科技大学探工系,系副主任,教授;    2000年6月—2001年6月: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教授;    2001年6月—2008年11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11月—现在: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03月—现在:吉林大学地学部,学部长(兼),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在教学方面,先后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勘察工程)本科生主讲过《钻探工艺学》、《岩土钻凿工程学》、《碎岩工程学》、《探矿工程概论》、《特种钻探工程学》、《新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等6门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为本专业的研究生主讲过《岩土钻凿新工艺》、《超硬材料工具与理论》、《泡沫增压钻探技术》、《地源热泵设计与施工》等4门专业课和专题课;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生20名,博士后2名。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的吉林省教学研究项目《勘察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曾先后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的本科生专业课《岩土钻凿工程学》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负责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领导的《勘察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研究方向           地质工程;钻探工程;科学钻探;仿生钻头;水合物;油页岩 代表性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国土资源部和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各类专利36项(近3年13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近3年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7篇,被国外邀请作特邀报告4次,国内会议特邀报告5次。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评为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还获得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等。   代表性科研工作:   (1)中国万米大陆科学钻探装备:   为满足我国地壳探测工程的需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在钻机整机设计理论、装备制造及配套钻具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钻机数字化设计、智能化与自动化钻进装备领域取得突破;该钻机使我国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调局“2011年地质调查工作十大进展”。   (2)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   为解决我国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难题,通过对天然气水合物热物理性质、温压特性和取心过程的分析研究,首创了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的理论基础,成功研制了孔底冷冻取样器、耐低温钻井泥浆、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等关键装备,该成果突破了国外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的封锁,为我国青海祁连山区冻土带水合物的钻探工程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首次发现陆地冻土带水合物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成果共申报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该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十大地质进展”。   (3)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技术:   油页岩作为一种潜在的油气资源,具有“地质资源量大、开发技术难度大、利用潜力大”三大特点,为开发该资源,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资助下,创建了油页岩资源“地质资源评价-勘探技术-钻采技术-地下原位裂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完整的技术链,组建了相对应研发平台,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实现了油页岩资源领域“技术-平台-人才”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为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持续的能力。   (4)硬岩钻井用仿生金刚石钻头: 为解决硬岩钻进技术难题,首次把仿生非光滑理论引用到钻头设计和加工上来,发明了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及制造方法,先后研制了地质钻探用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和石油钻井用仿生金刚石复合钻头,开创了仿生钻井研究新领域。该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公告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部分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教育部和财政部"跃升计划专项",1.95亿元,2009-2012,负责人,第一。 2、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研制,国土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8384万元,2010-2012,负责人,第一。 3、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方法及取样器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182万元,2007-2010,负责人,第一。 4、硬岩钻井用仿生金刚石复合钻头及钻进工艺研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专题课题,96万元,2007-2010,负责人,第一。 5、硬岩钻井用高效耐磨仿生复合钻头研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专题课题,97万元,2010-2013,2011-2011,负责人,第一。 6、东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钻探试验井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专项”,550万元,2011-2011,负责人,第一。 7、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负责完成了5个子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545万元,2008-2010,负责人,第一。 8、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热激发试采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专项”,500万元,2011-2020,负责人,第一。 9、地层热物性质原位测试方法及仪器研究,国土部"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基金项目",163万元,2007-2009,负责人,第一。   代表性成果(专著、文章、专利等) 1、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team Mining System for Natural Gas Hydrates. ENERGY &FUELS(SCI,2.721).2012. 2、Test on Electrical Conductinity of Oil Shal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EI).2012. 3、仿生耦合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试验及碎岩机理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EI).2011. 4、 SAMPLING METHOD AND SAMPLER FOR GAS HYDRATES BY HOLE BOTTOM  FREEZING. US**B2(美国发明专利).2011. 5、钻井泥浆强制冷却循环系统.**(中国发明专利).2012. 6、液压钻机设计.地质出版社(著作).2011. 7、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设计与使用.地质出版社(著作).2011. 8、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gas hydrate mud cooling system. Energy Exploration & Expoitation(SCI,0.491)2010. 9、仿生非光滑理论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石油勘探与开发(EI).2009. 10、金刚石钻头可再生水口的试验.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2010 11、工程地质参数随钻测量钻机电比例液压系统的设计.工程机械(核心).2008. 12、FPCS型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保压取样器的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核心).2011. 13、仿生非光滑螺旋钻头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EI).2009. 14、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非光滑度优化设计及试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EI).2009 15、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及其制造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2009. 16、天然气水合物孔底冷冻取样器及其取样方法.**B(中国发明专利).2011. 17、干冰升华孔底冷冻保压取样器及取样方法.**B(中国发明专利).2011. 18、浅层岩土体热物理性质原位测试仪.**B(中国发明专利).2011.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