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安徽合肥市 入职年份: 资料待完善 学历: 资料待完善 毕业院校: 资料待完善 工作单位: 资料待完善
从事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金属表面处理与防腐、化学能源、纳米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铜电解精炼
姓名:鲁道荣 职称:硕士 教授 职务:安徽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 所属系:应用化学系 邮箱:ldr897@sohu.com 个人简历: 1953年2月生 硕士 教授 1977年8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 1986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助教班 1996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承担教学课程:本科生课程: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研究生课程:电化学研究方法、电化学测试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1.电镀与防腐; 2.化学电源; 3.电解精炼提纯金属; 4.纳米功能材料制备; 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铜电解精炼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省科技成果(2002年) 铜电钝化、电抛光、电沉积过程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省科技成果(1999年)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1.《环保型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指令性),2008.1-2010.12 2.《硅烷膜技术开发与应用》,肥西县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9.1-2011.12 3.《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开发与应用》,安徽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2009.1-2010.12 4.《药物制备过程中含酚废水的处理》,安徽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2011.1-2012. 5.《锰酸锂尖晶石结构中杨 - 泰效应的研究与控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1 — 2006.12 6.《铜抛光处理液稳定性研究》,安徽省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09.1-2010.12 7.《DVR励磁系统显示用的LED发光材料的研制》,企业委托项目,2010.12-2012.12 8.《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安徽省教研项目,2007.1-2009.12) 获奖情况: 1.铜电解精炼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03年) 2.铜电钝化、电抛光、电沉积过程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2000年) 3.铜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 4.安徽省教学名师奖 (2006年) 5.安徽省模范教师 (2007年) 6.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7.“锂电池正极材料LiV3O8制备及性能影响因素”,安徽省第六届自然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著作论文(代表作): 论文(第一作者): 1.高浓度B i 3 离子对Cu电解精炼中阴极过程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0,36(9),EI收录 2.杂质离子对铜沉积微观结构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10),EI收录 3.添加剂对铜沉积过程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1) 4.脉冲电解制备纯铜的工艺条件[J] ,有色金属,2004,56(3) 5.镧对脉冲电镀锌薄膜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5.23(增刊) 6.甘氨酸络合制备正极材料Li1 xV3O8 及其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8):1286-1290 7.锂电池正极材料L iV3 O8 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J],应用化学,2007,24(4):425-428 8.钇对锌铁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9,27(2)246-250,EI收录 9.纳米SiO_2/LiClO_4/PVDF-HFP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8,25(3),57-61,EI收录 10.Sr2 掺杂对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电池,2009,39(5):243-246 11.La3 对Zn-Fe合金镀层在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40(7):713-717,SCI收录 12.冷轧钢表面硅烷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J], 化工学报, 2010,61(增刊):72-76,EI收录 13.镧掺杂对正极材料Li1 xV3O8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0,34(4):363-366,EI收录 14.1,2-丙二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0,17(5):37-40 15.NaCl溶液中植酸(肌醇六磷酸酯)对A3钢的缓蚀作用[J],有色金属,2010,62(3):35-38 著作: 主编 《物理化学实验》 合肥 工业 大学出版社,2003.1 合著 《基础化学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授权的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 XV3O8的制备及掺杂方法”(专利号:ZL**8.6) [2]“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纳米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0.8)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