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化犊牛饲喂装置,包括主机、进奶管、出奶管以及饲喂装置;主机通过进奶管与奶仓相通,主机通过出奶管将奶液送至饲喂装置;位于主机内的进奶管上设有用于将奶仓内的奶液运输至主机内的进奶增压泵;还包括将进奶管内的奶液分成四份的分液机构和对奶嘴进行消毒的消毒机构。本发明中主机上的触控屏加入翻转功能、加入可视化的蠕动泵窗口主机斜面切割设计奶温提示灯设计犊牛饲喂训练音乐播放设计对饲喂站主机内部结构进行模块划分能够便于对犊牛进行饲喂,且能够直接观测到各个犊牛的生长情况

    项目核心创新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主机上的触控屏加入翻转功能触控屏不用时可以闭合,保证触控屏不易被损坏和划伤;触控屏使用时,可以任意角度调节,符合人机尺寸要求

    2.加入可视化的蠕动泵窗口设计:可视化的蠕动泵窗口可方便工作人员、检修人员观察饲喂主机的工作状态,并对设备进行有效操作、维修

    3.主机斜面切割设计:主机斜面切割设计满足把手安装的需求此外,按照斜面切割设计后安装的把手与水平面呈45度夹角,把手尺寸按照人体手掌抓握尺寸设计,把手安装位置和把手尺寸符合人机要求

    4.奶温提示灯设计通过三种不同颜色的灯光变幻,让饲养员在不使用触控屏时也可以通过灯光判断主机热奶的温度状态,蓝色灯光表示奶温在3到5摄氏度、黄色为15到25摄氏度、红色为30到40摄氏度;

    5.犊牛饲喂训练音乐播放设计在饲喂时间点时设备自动播放音乐,训练犊牛在接受到特定音乐的声音刺激时主动进入饲喂点进食,同时扬声器还可以在人工进行特定参数调节时播报参数信息,如各个饲喂站点的出奶速度和温度等信息;

    6.对饲喂站主机内部结构进行模块划分主机中设置有保温箱,通过保温材质提高奶液的保温效果,将主机分为保温模块和散热模块,在满足奶液保温效果的前提下确保主机电路零部件散热良好,且能够使主机在犊牛饲养现场使用,而不需要单独搭建供主机使用的房间;

    7.饲喂站装置的结构设计为防止犊牛共用奶嘴造成交叉感染,设计可旋转隐藏清洗和消毒的奶嘴结构,实现“一牛一洗”的安全饲喂方式采用蒸汽消毒、奶嘴旋转、奶液漏仓相互结合的方式。应用高温蒸汽消毒技术对奶嘴进行消毒,蒸汽可快速布满消毒仓,实现360°无死角消毒,同时蒸汽消毒对水资源的使用了远小于其它液体消毒,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奶嘴旋转在于消毒期间犊牛无法接触奶嘴,防止犊牛烫伤,方便消毒奶液漏仓在于防止奶液外流,污染犊牛饲喂装置的环境,避免产生细菌

    8.消毒箱玻璃盖设计:饲喂装置消毒箱的一侧设有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的消毒箱玻璃盖,方便工作人员掌握犊牛进食状况;

    9.饲喂装置外壳形状设计:饲喂装置前窄后宽,其中前窄防止犊牛抢食,防止犊牛同时进入饲喂装置;后宽为犊牛提供一个舒适的饮奶环境,符合犊牛的宽度要去;整体设计符合“牛-机”工程学要求;

    10.奶液保温设计:对四条输奶管路进行集中伴热设计,提高牛奶输送过程中的保温效果,降低分散伴热的能源消耗。

    项目详细用途:

    在畜牧业,往往需要对犊牛进行规模饲喂。现有的大多饲喂设备,都是通过主机控制单个饲喂点的工作,从而对犊牛进行饲喂的。现有的大多饲喂设备,一次性只能控制单个奶嘴出奶,且由于犊牛数量较多,从而需要大量的设备才能满足需求,这样成本较高,因此一个饲喂设备会对多个犊牛进行喂食,这样导致当其中一个犊牛感染细菌生病后,在饲喂时很容易导致奶嘴上会附着有细菌,从而导致交叉感染,而目前大多对奶嘴的消毒都是采用清洗液或者热水消毒,采用这种方式消毒,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消毒耗时较长。为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且提高消毒效率,需要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智能化犊牛饲喂装置来满足需求。

    预期效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