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创办时间: 单位属性:211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行业:,生物医药,其他电气自动化,金属材料,其他机械

联系人: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设有30个学院,学科涵盖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有97个本科专业,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06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72人,副教授761人,博士生导师206人,硕士生导师1468人。全校在校生38923人,其中研究生16200人,本科生22723人。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241人,成人教育学历生2万多人。另外,还设有1个独立学院—行健文理学院,有791名教职工,38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大学科建设的力度。经过多年建设,学科的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学科达到国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一些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20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更多>技术专家420

    • 赵永庆 赵永庆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钛合金材料研究、钛合金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组织结构研究。 咨询
    • 朱军 朱军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冶金过程研究;化学冶金技术开发;复杂有色金属矿物的分离技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模拟研究 咨询
    • 马立强 马立强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采矿工程。开采方法、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保水开采/绿色开采以及难采煤层开采等。 咨询
    • 孙挺 孙挺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炼;环境采样与预处理;冶金过程监测。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2807

    更多>研究机构5

    • 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60人
      研究领域:天体演化学,裂变化学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是国家林业局1995年3月第一批批准建立的重点开放性实验室之一,由广西大学林学院和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共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2003年1月认定的第一批“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实验室创建以来,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以及依托单位广西大学、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短周期工业人工林,在造林树种选育、优质苗木生产、营林技术指导和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已逐步成为我国南方速生材树种改良、繁殖、育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尤其是南方速生材树种的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中南主要速生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 1、中南主要速生材和珍贵用材树种遗传改良、转基因和细胞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2、中南主要速生材、珍贵用材树种快速繁育技术研究;3、中南主要速生材、珍贵用材速生丰产育林理论与技术研究。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11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9人,有硕士生导师19人。客座研究员18人。实验室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广西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 “十一五”期间,依托于广西大学林学院的林木遗传育种、速生材木材评价2个专业实验室共获立项的科研项目160项,项目经费333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8项,厅局级项目55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编著或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8篇;获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2项。为解决林业科研生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交流合作,在广西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林木遗传育种、速生材木材评价2个专业实验室设立了开放基金100万元,以吸纳社会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实验工作。目前已实施开放课题10项,主任基金项目2项,共资助经费70余万元
    • 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省级 研发人员:30人
      研究领域:宇宙化学,动态规划,发光学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领域为:( 1 )机电装备与现代制造技术:研究高速数控多元加工、精密高速加工、精密成形加工、特种加工及超硬材料刀、机械加工动力学及机械可靠性等,围绕特种加工装备、环保节能装备、机械主导产品的优化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2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工程化技术及机电产品开发设计技术等。( 3 )微电子制造技术: 主要围绕微 / 纳米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组装技术展开研究。重点研究:封装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封装可靠性、封装和互连材料、封装器件结构和封装工艺优化,高密度装配工艺及优化、产品可靠性机理与失效分析、整机三维组装可靠性与优化、基于仿生原理的自组装技术、无铅化装配技术, SMT 生产设备研发等。( 4 )数字化创新设计与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围绕数字化创新设计、 CAD /CAE/CAM/SCM/CRM/PDM/ERP 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单元技术展开研究,并就甘蔗收获机械智能设计系统知识库的构建,甘蔗收获机械行走仿真和机械创新设计、并行网络优化设计,智能 CAD/CAM ,企业信息化 ERP 和 PDM 的集成开发等共性关键技术展开攻关。( 5 )动力机械与热能工程:展开内燃机节能与排放控制、内燃机工作过程、地源热泵制造与热水工程实施等展开研究。其中地源热泵 - 太阳能复合型节能环保冷热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微电子制造技术,智能 CAD/CAM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动力机械与热能工程等方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甘蔗收获机械智能设计、装配序列生成的符号技术研究、基于浮力测量的三维实体非接触自动测量及重构方法的研究、电子封装用高聚物的热-机械疲劳损伤研究、面向设计与制造过程集成的公差设计模型和方法、微电子芯片封装中的界面层裂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产品变型设计、产品配置设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基础,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液压挖掘机回转与行走驱动器的国产化研发、垃圾环保再生煤生产设备研发、 尿液试验制片机研制、大型自动流化床研制、 激光三维扫描测量方法与装备研发、电子电路敷铜板系列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电子束在模具抛光与强化中的应用与装备研发等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研发实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实际应用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