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创办时间: 单位属性:985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江苏南京市 相关行业:合成化学,化学药物,太阳能,软件,水污染治理

联系人: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现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江苏省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创新人才29人、创业人才14人。

    更多>技术专家420

    • 赵永庆 赵永庆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钛合金材料研究、钛合金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组织结构研究。 咨询
    • 朱军 朱军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冶金过程研究;化学冶金技术开发;复杂有色金属矿物的分离技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模拟研究 咨询
    • 马立强 马立强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采矿工程。开采方法、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保水开采/绿色开采以及难采煤层开采等。 咨询
    • 孙挺 孙挺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炼;环境采样与预处理;冶金过程监测。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5472

    更多>研究机构90

    • 江苏省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省级 研发人员:0人
      研究领域:方差分析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中心依托南京大学,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并于2000年6月由省科技厅评定为江苏省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同时还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界面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煤浆添加剂研究所的挂靠单位。 中心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表面和界面化学基础、应用开发、高科技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有利于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研制新材料的先进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和高性能表面精细化学品,并提供适合其规模生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快上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养表面和界面化学学科的高层次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与上述领域有关的科技咨询。 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工程技术人员5名,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28名。中心平均每年招收研究生10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开发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队伍。 中心现已拥有50L至6000L的各类反应釜,可控温循环加热系统2套和干燥设备2套,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等辅助设备,基本具备了工程技术试验的工艺设备和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建成可年产10000t水煤浆添加剂的生产装置,所生产的高效水煤浆添加剂NDF已在国内最大的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和国家水煤浆示范工程等单位替代进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中心水煤浆添加剂研究所”和“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表面和界面化学研究所”;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心设立“农药助剂研究所”,中心作为发起人之一,发起设立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心以“自我发展、自我运行、自我约束、自负盈亏”为发展管理方针,实行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扩大试验、技术成果转让或产业化一条龙的运行机制,以市场为驱动力,积极发展规模生产,开发出了一批高水平、高附加值、高回报率,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现已承担国家和地方的有关重要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1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获发明专利7项,产业化的成果已累计新增产值数亿元。 中心已开始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中试和工业试验基地,中试和工业试验基地建成后,中心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完备,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齐全,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试验任务的能力。 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中心有望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表面和界面化学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基地,在表面精细化学品的升级换代和表面界面化学新技术开发运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江苏省的化工、能源和材料行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来源,为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做出贡献。
    • 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0人
      研究领域:组合最优化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中心技术团队围绕典型有机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发了以树脂吸附分离等资源化技术为主体,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催化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为辅助的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中心以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评估、筛选和应用为重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有机化工废水的检测、源解析及优先控制有机物的筛选;(2)有机化工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其相关匹配技术的开发、示范及推广;(3)典型区域有机化工废水污染预警与应急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4)典型区域有机化工废水统一环境管理体系研究与示范。 中心技术团队围绕典型有机化工行业的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发了以树脂吸附分离等资源化技术为主体,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催化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为辅助的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已在13个省份的50余家企业实现工程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心技术团队先后承担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相关科技项目34项,其中“863”资源与环境专题1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子课题3项;参与《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与产业促进战略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主持其中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等领域若干方向内容的编制;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机电”等2项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编制《2009年度有机化工行业环境技术发展报告》提交主管部门参考。 中心联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第八届中国中青年环保学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内地和香港的优秀中青年环保学者进行研讨,加强海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