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

创办时间: 单位属性:985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天津天津市 相关行业:其他化学化工

联系人: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有21个专业学院,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是一所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现拥有77个本科专业,231个硕士点,172个博士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35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8个省市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9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8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更多>技术专家425

    • 赵永庆 赵永庆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钛合金材料研究、钛合金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组织结构研究。 咨询
    • 朱军 朱军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冶金过程研究;化学冶金技术开发;复杂有色金属矿物的分离技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模拟研究 咨询
    • 马立强 马立强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采矿工程。开采方法、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保水开采/绿色开采以及难采煤层开采等。 咨询
    • 孙挺 孙挺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研究方向:有色金属冶炼;环境采样与预处理;冶金过程监测。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2112

    更多>研究机构2

    •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34人
      研究领域:天体演化学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7月由教育部批准建设,2010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2011年1月正式开放运行。依托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建设面积约8000平方米(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约4000平方米,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约4000平方米),实验室主任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磊担任。 实验室以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进化、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和应用微生物学与技术。实验室建有包括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平台,先后承担“973”、“863”等国家和地方的研究项目202项,项目总经费1.88亿元。2009年实验室承担了“十一五”国家“艾滋病和病毒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5项,2012年实验室又承担“十二五”国家“艾滋病和病毒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课题5项。2007年至今,实验室共发表论文435篇,被SCI、EI收录论文266篇,其中《Nature》两篇(一篇为封面文章),《PNAS》一篇。另出版专著、译著11部,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申请国内外专利80余项,获得国家和天津市的多项奖励。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邓子新院士担任,委员会由饶子和、赵国屏、赵进东、徐建国等院士及耿运琪、金奇、黄力、吴建国、王磊、阎章才等微生物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组成。 2007年至今,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70余次,邀请专家来访或接受邀请出访100余人(队)次,承担科研合作项目29项,其中国际合作大项目4项。 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4名,其中国家*1名,长江学者2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教授(博导)18名、副教授11名,45岁以下的正、副教授 19名。2007年至今培养博士后13人,博士生130余人,硕士生240余人,并先后有3位同学获得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0多位同学获得南开大学优秀奖学金。(2012.10)
    •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36人
      研究领域:核转变化学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聂荣臻元帅和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教授的亲切关怀下,由著名有机化学家陈茹玉院士和农药化学家李正名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博士生导师28人。实验室学术委员由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的18位著名专家组成。 实验室坚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下,在依托单位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队伍建设和研究条件改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成为我国农药学和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大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基本实现了国家对重点实验室成为“科研基地,人才基地,学术交流基地”的要求。在2001年和2007年国务院对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进行的两次评估中,本重点实验室的两个支撑学科——有机化学和农药学均名列全国第一。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有机化学和农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为支撑,研究有机化学新反应,新物质的合成及应用,应用化学方法研究生命体系中重要过程的本质;以新农药创制研究为核心,研究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并指导新型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运用多学科综合开展新农药创制的各个环节研究。 实验室自建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确定了“以人才为本,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在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对外开放、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在1990, 1992, 1995, 1999,2004和200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六次评估。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