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王成彦
所在地:北京 北京市
采用硝酸介质在温和浸出条件下实现了红土镍矿中镍、钻、铬、铝、铁等多组分综合利用,从生产源头消减和控制了废弃物的产出和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碱、酸介质再生循环率〉90%。主要创新点为:①发明了褐铁型红土镍矿非常规介质温和提取镍钻新技术,实现镍、钻的选择性浸出,镍、钻浸出率〉90%,铁浸出率<1%;②提出褐铁型红土镍矿碱法活化预处理提取铬、铝新思路,在实现铬、铝高效提取的同时,镍、钻酸浸浸出率进一步提高至95%以上,浸出渣含铁富集至62%以上;③均相高效沉淀除杂技术,使浸出液中的铝以砂状氢氧化铝的形态沉淀析出,解决了氢氧化铝对镍、钻的吸附共沉淀;④发明了酸介质再生循环/耦台生产硫酸钙晶须新技术,酸介质再生循环率〉93%,
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10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2009年,年处理10万吨矿石规模的褐铁型镍红土矿非常规介质温和提取示范工程建成投产,生产取得了铬、铝、镍、钻、铁综合回收率95%、90%、95%、95%和98%的优异指标。
市场分析:
红土镍矿储量占全球镍资源的72%,但目前约50%的金属镍是从硫化矿中提取。随着硫化镍矿和高品位红土镍矿资源的逐步耗竭,大量存在的镍品位在0.8?1%的褐铁型红土镍矿的经济开发日益为人们所关注。2015年我国镍消费量约96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0%。受印尼新《矿业法》的影响(不允许含镍小于4%的镍矿产品出口),2014年我国红土镍矿进口量已显著降低。我国镍矿资源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如果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群起仿效,必将严重影响国内镍矿厂的原矿供应,从而迫使我国企业远赴海外投资建厂。但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化工落后,矿区交通条件差且几乎没有电力供应,生产所需的大宗化学品和电力只能依靠自身配套解决,这必将显著增加建厂投资。为降低中国企业的投资风险,研究开发试剂消耗少、资源综合利用好、用电量低、环境影响小、投资省的红土镍矿处理新技术,极为迫切。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成果亮点: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授权6项;
2.技术先进性:由殷瑞钰、张懿、张国成、余永富、邱定蕃等5位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的鉴定意见为:首次开发出红土镍矿碱法焙烧-铬酸钠溶液高效还原提铬新工艺;首次开发出褐铁型红土镍矿和碱浸提铬渣的高效提取镍钻新工艺;首次开发出氢氧化镍钻均相沉淀和浸出剂再生耦合生产硫酸钙晶须新工艺;褐铁型红土镍矿高效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新工艺属重大原始创新,碱、酸双循环清洁生产工艺流程构思新颖,镍、铁、铬、钻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