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李超
所在地:江苏 南京市
成果的背景,技术成熟度,获奖、专利情况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9亿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作物亩产不断增加,秸秆量也不断增加,在黄淮海稻麦种植区,产生的大量水稻、小麦及特经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后造成的耕作成本增加、水体污染等问题,同时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在小区域产生大量畜禽废弃物,其处理难度与成理成本增加。
受成本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秸秆及畜禽粪便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种养结合,生态微循环”的秸秆高值综合利用理念,系统研究了秸秆(水稻)微贮制备生物饲料的技术、小型禽畜粪污处理技术,集成国内现有的技术工艺路线,并开发复合菌剂及智能菌剂混合及喷淋装备等核心技术装备,形成秸秆就近制备饲料、饲料就近饲喂畜禽、畜禽粪便就近处理消纳的生态微循环的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模式,可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成果经过示范、技术已基本成熟。本成果在国内外发表2篇论文,共获批6件专利。
主要特点:
技术(成果)性能、特征等
以水稻秸秆等种植废弃物为原料的微生物制备生物饲料系统;将产出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全日粮在当地养殖场饲喂畜禽;中小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发酵沼渣、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种养废弃物为原料的好氧堆肥系统,将生产出的有机肥在当地种植企业施播应用;根据当地种植养殖规模,匹配对应规模生产设备,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降低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代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应用情况:
适用领域或行业,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
在同时拥有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江、浙、皖地区乡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已在江苏地区成功建立多个示范点。其中,在拥有450头羊的养殖户及440亩种植区规模的如皋示范点:肥料成本每年降低4.5万元,饲料成本每年降低18万元,创造就业岗位4个。
本项目采用全液压轮式搅拌翻抛机对物料进行翻抛发酵,翻抛机通过液压管道输送动力,动力系统全封闭运行,运动折行机构主要通过大扭矩马达驱动翻抛轮进行工作,与物料接触部分没有机械动力传动件,因此,可以较好的维护设备稳定使用,且维护保养量小。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