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齐鲁工业大学
所在地:山东 济南市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是基于IEC61131-3标准开发,以主流开发语言梯形图编程语言为主要切入点,采用语言转换的形式将梯形图语言转译成C语言,形成编译型的PLC,研究并实现简单便捷的拖拽式编程方法,研究并实现基于数据库的PLC快速构建技术,研究通用性强、扩展性强、移植性强的PLC集成开发环境,构建基于云化管理的编译型PLC系统体系。
2、核心技术及指标
(1)理论/方法/技术
核心技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PLC快速构建技术
具体指标:支持2种以上的主流硬件架构
(2)系统/产品/设备/平台
核心技术:编译型PLC;集成开发环境;工业协议中间件;运动控制模型及算法工具集;云化工业软件管理平台具体指标:支持最快500微秒的数据刷新周期;支持梯形图主流编程语言,支持梯形图与C语言混合编程;支持不少于3种现场总线协议;提供支持机器人、机床运动的8类以上通用功能模块库;完成一套云化工业软件管理平台。
3、产业上下游情况介绍,项目效益分析
(1)PLC 上游:负责提供电子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钣金结构件等零部件,PLC的上游零部件市场准入门槛较 低、较为同质化、行业内竞争激烈,上游的零部件市场为 PLC 行业提供近似无差异的产品,在产业链中的议 价能力低,PLC 行业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原材料紧缺的局面;
(2)PLC 下游客户:广泛分布于各个工业行业,包括流程型工业、离散型工业在内的钢铁、石油、电力、建材、 汽车、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中都应用了 PLC 产品,目前各下游行业的 PLC 应用均比较成熟。PLC 行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但是整体行业的增长更多取决于下游需求的扩张,PLC行业与客户之间的价格博弈更多地取决于客户规模的大小和PLC厂商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的优劣,其中 PLC厂商依靠自身 的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获得强劲的议价权,PLC 厂商通过编写应用程序、集成 PLC 与提供解决方案等方式 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通常情况下 PLC与其下游客户相比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
(3)市场与政策双轮驱动 PLC 需求端增长,技术进步成为行业趋势,国内 PLC 市场稳定发展,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工业自动化成为必经之路,PLC 景气度长期向好。工业 4.0 进一步推进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为 PLC 行业带来新机遇。"工控 互联网 智能"成为 PLC 发展的新趋势。多任务处理或将是未来 PLC 的新运行模式,协同能力的增强进一步打通全生产线。在 PLC 软件编程方面,算法、简洁性和用户交互能力是未来发展方向。
4、技术转化所需条件,如投资额度、场地大小、设备等
(1)投资额度 500万
(2)场地大小 200平,办公区加实验区
(3)设备 PLC实验测试器材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