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齐鲁工业大学
所在地:山东 济南市
项目基本情况及核心技术介绍:IB长距无损传输原型系统立足于"鳌山科技创新计划"及科教产超算互联网相关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核心技术突破InfiniBand网络传输距离与传输带宽之间关系的局限及与现有运营商网络不兼容的局限。在10Gbps带宽链路上,无损传输距离至少500km。面向大科学大规模低耦合协同计算、灾备、存算分离、大容量文件传输等应用场景,满足可编程、高带宽、低时延等业务需求。可用于构建多极异地高性能计算中心InfiniBand网络长距无损传输,实现异地协同计算及任务调度和全局数据共享流动,有效融合异地高性能计算中心资源,建设算力共享环境。目前该整体系统已初步通过了济南-青岛两地三中心互联测试,其中济南齐鲁软件园与济南超算科技园光纤距离大约30km,济南齐鲁软件园与青岛海洋实验室光纤距离大约500km。
产业上下游情况及效益介绍:新基建加速落地的同时,"大数据热"也引发了人们对能耗过高、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的担忧,全国已有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200万个,接下来还需要投资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要考量真实需求。兴建数据中心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热度。当传统产业纷纷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数据中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热度随之提升。
近年来,数据中心市场的总体规模仍在快速增长,但在不同区域的供需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需大于供"主要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突出表现为"供大于需"。尤其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数据中心上架率已达60%至70%,供需缺口仍有扩大趋势。所以,建设数据中心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可贪大求全。具体来讲,要结合人口密度和对应的流行需求作为布局建设的决策依据,实现全国资源的合理布局,要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很多所谓"数据中心"其实是"数据孤岛",并没有实现网络互通及业务动态调度。长远来看,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亟待从规模增长走向价值增长和动态协同。IB长距无损传输设备的推广能够将"数据孤岛"连接到数据中心互联的网络中,在推动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进而增强数字产业展的协同性。
技术转发所需条件:需要至少600万投资,为IB长距无损传输系统运行设备大规模定制生产、产品落地推广及进一步完善产品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IB长距无损传输原型系统共申报五项发明专利。详情如下
1.《实现InfiniBand网络长距离传输的设备及方法》申请号202210017732.6
2.《一种基于FPGA的infiniband网络子网管理报文处理方法》申报中
3.《一种基于InfiniBand网络的跨网异地互联通信方法及系统》申报中
4.《一种IB网络长距互联的软硬件解决方法》申报中
5.《一种基于FPGA的InfiniBand网络数据缓存处理系统及方法》申报中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