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南开大学
所在地: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独特的聚合物加工技术在圆柱形材料上缠绕聚合物纤维,然后植入宿主皮下,利用宿主对外源物的免疫包裹反应对聚合物纤维形成组织包裹,取出包裹材料,移除圆柱形材料后即可获得聚合物纤维骨架增强的体内工程化小口径人工血管,用于外周动脉移植和动静脉造瘘。由于聚合物纤维的结构对宿主的免疫包裹反应有调控作用,因此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在于聚合物纤维骨架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血管支架材料。此外,该聚合物纤维骨架的特殊结构经透析针穿刺后可迅速回复原貌,使聚合物纤维骨架增强型体内工程化血管具有良好的耐穿刺性,适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动静脉血管造瘘。
技术优势或技术水平:
常规方法构建的体内工程化小口径人工血管力学性能不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国内外的研究多通过增强免疫包裹反应来提高体内工程化血管的力学强度,但是不能对所制备血管的各向力学特性进行有效调控。本项目将聚合物纤维骨架整合进包裹组织中,通过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调控所制备的工程化血管的机械性能和包裹组织的组成,能够构建出各向力学特性和组织再生性更优异的血管
材料,这是本项目的优势。
该项目目前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但是已经完成了聚合物纤维骨架结构的优化,并通过大鼠腹主动脉移植证实了结构优化后的聚合物纤维骨架增强型体内工程化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和再生性能。该血管材料进行了犬颈动脉移植 7 个月的体内研究,保持良好的通畅性,且再生的血管组织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生理功能。
市场应用前景:
该技术主要用于构建病人自体外周动脉替换、脑动脉替换或动静脉造楼所需的小口径(口径<6mm)人工血管,也可用于构建主动脉血管替换所需的大口径(口径>6mm)人工血管。此外,基于该技术还能制备用于疝气补片材料。
图 1。 PCL 纤维骨架增强型体内工程化血管的构建与犬颈动脉移植。A:实验用比格犬;B:犬背部埋植聚合物纤维骨架 4 周后形成了良好的组织包裹;C:分离包裹组织后移除硅胶管得到的聚合物纤维增强型体内工程化血管在犬颈动脉移植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可缝合性,术中针感良好;D: 端端缝合完毕恢复血流后无缝合端漏血和管体渗血情况发生。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