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南开大学
所在地: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独特的聚合物加工技术在圆柱形接收器上制备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纤维骨架,利用体内工程化技术,对聚合物骨架形成组织包裹,后经脱细胞与肝素交联处理,即可获得聚合物纤维骨架与脱细胞基质构成的杂化血管材料,用于外周动脉移植、脑内动脉移植、动静脉造瘘和心脏搭桥。本项目创新性地将聚合物良好的力学特性、脱细胞基质良好的生物相容和肝素优越的抗凝血性能进行了有效整合,使制备的血管材料兼具抗凝、促再生、力学匹配性、可缝合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且能够在任意弯曲角度下,保证血流通畅,不打死折。此外,该血管材料还可根据植入的模板制备具有特殊形状的血管材料,满足复杂部位血管移植的需求。
技术优势或技术水平:
本项目通过体内工程化技术和脱细胞技术将聚合物纤维骨架和脱细胞基质进行了有效整合,通过骨架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制备的杂化血管材料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并且能够在任意弯曲角度下保持血管通畅。与天然动脉脱细胞血管相比,本项目制备的杂化血管材料长度、口径可控,无瓣膜、无分支,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此外,本项目制备的杂化血管材料中的脱细胞基质结构较为疏松,与脱细胞动脉血管的致密细胞外基质相比,能够有效促进细胞迁移。
该项目处于实验室技术研究阶段,但是本项目已经完成了聚合物纤维骨架与脱细胞基质构成的杂化血管材料在兔颈动脉移植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血管通畅性良好,无急性凝血发生,并展示了良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在此基础上,已经开始了大动物犬颈动脉移植实验,初步的结果显示该血管材料在大动物体内仍然具有良好的通畅性和可再生性。 此外,猪心脏搭桥实验也在进行中,结果显示该血管具有作为心脏搭桥人工血管的潜力。
市场应用前景:
本技术可用于构建外周动脉替换、脑内动脉替换、动静脉造瘘、心脏搭桥和主动脉血管替换所需的不同口径的人工血管材料。此外, 该技术还有望应用于构建人工尿道、疝气补片、神经导管等材料。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