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南开大学
所在地:
项目简介:
混凝土是仅次于水的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中国就使用了
世界上 50%以上的混凝土。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和旧城改造,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置常常要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和生态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运输处置成本和碱性废渣污染等二次污染问题。
安全及经济地处理废旧建筑垃圾是非常重要的环保课题。理想处理方式是将废旧建筑垃圾变成一种增值产品,而不是仅仅作为废物进行处理;
而建筑用混凝土是用水泥制造的,每生产一吨水泥将产生一吨以上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所有减少混凝土及水泥的使用,也可对环保做出贡献。
本中心研制的再生混凝土-建筑垃圾原位处理技术,可以对废旧混凝土进行再回收利用,减少建筑用混凝土及水泥的需求。
项目特色:
本中心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Ghani Razaqpur 教授研发了一种先进的新技术EMV 配方法来设计混凝土混合料,该方法可将建筑垃圾制作成混凝土骨料来生产高质量的混凝土;其蠕变、收缩性能、抗剪抗压等性能均高于普通混凝土。
废旧混凝土可以从垃圾填埋场转移走并作为新混凝土中的骨料进行回收;
通过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可以将混凝土的水泥需求至少降低 10%,而不会对其短期和长期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原位处置,减少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扬尘,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做贡献。
该方法还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混凝土的短期和长期性能。市场应用前景:
我国混凝土年产量约为 13 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开始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
据国家统计局了解,2017 上半年全国混凝土市场行情缓慢上行, 下半年行情突飞猛涨,最高C30 报价涨到 570 元/方。2018 年全国混凝土价格在 2017 年基础上仍有小幅上行空间。
所以,除了环保效益,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也存在大量的经济利益。
投资估计:再生混凝土的利用,所需设备比较简单,处理费用低。但目前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相关技术标准的确定。投资无法估计。
经济和社会效益:
如上海市规定对 10 万立方米废弃混凝土进行处置的费用为1485 万元,若加工成再生骨料仅为 800 万元。如果将一部分处置费补贴给生产商,则再生骨料成本将更加低廉
尚未统计再生混凝土所节省的填埋场地费用、运输和二次污染费用,以及所替代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若将再生混凝土厂址靠近废弃混凝土存放处,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无害化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