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西南科技大学
所在地:
1、成果水平及专利情况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有:一种古建筑木结构梁柱体系房屋复合加固方法(ZL201611193192.8) :增体裂能灌浆装置(ZL 200910216636.9):村镇确体结构装配整体式图梁,构造柱组合方法ZL (201610571599.3):一种石砌墙体加强方法(ZL201611037738.8):用于木结构建筑梁柱的竖向半燕尾棒节点连接(ZL 201710203251.3).
2、项目内容本技术成果依托863计划课题(建筑结构抗震与重建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藏式古建筑石墙体力学性能及残损机理研究》 《FRP格册/ECC改良藏式毛石墙体的不规则构造表征参数与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四藏科技厅重大项目《西藏,民居耐震安全修复加固应用技术研究》《高原新型耐震藏式石砌民用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助力扶贫项目(凉山州布拖县“2017、2018年安全住房建设工程"评定)等。
3、成果技术特点(含主要技术指标)(基于西南地区传统民居(土墙体、木结构、石墙体),完成系列结构传力机理、定量化评估残损状态等研究工作,研发形成了“体内错杆隐形修复保护技术”、“可逆性灌浆技。术”、“FRP内裹作竿限开裂技术”、“关藏石墙抗震FRP格播提升技术”,目前,本团队服务于四川东洋建致和因改造工程有限公司,完成西藏藏式寺庙、四川美族民居、福建土楼等工程。
4、应用范围本技术成果冷考得概型钢及轻质纸基蜂实绩体房屋集成体系,已在灾区办公楼、居民住宅楼中示意应用,轻质纸基蜂窝绩体正式投入生产,年产纸基蜂窝墙材100万m,已选入长周期稳定运行状态,纸基蜂窝墙体在四川地区有较多应用、机械式墙体灌浆技术,CFRP加因技术、增设翼墙加固框架柱等技术成果已在四川灾区震提房展修复加因多处工程应用,已成功向国川地区5家企业实施了技术许可,提高四川地区修复加固技术水平,震股房屋废弃物谐环利用技术在2008年已协助企业建立一条生产建筑度弃物再生空心砌块生产线,年产能折合标准砖1.5 亿匹,产品已在绵阳地区房屋建筑中应用,处理大量灾区建统废弃物,降低建筑能耗。
5、技术成熟度本技术成果从汉川地震灾后房屋重建得到成功成用,基于应用单位所出具的证明统计。
2008-2011年累计新增产值8000余万元,新增利税1280余万元。
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近3年项目执行期间,已建成年产蜂窝复合墙体100万平方米生产线1条,生产销售墙体材料1600万平方米,新增产值320万元,新增税收28.3万元:已建成建筑废弃物再生空心砌块生产线1条,年产能折合标准码1.5亿匹、新增产值1950万元,新增税收215万元,节支总额380万元:设计、施工企业及使用单位,采用技术成果,进行冷等薄壁型,钢集成房屋建设,采用再生混凝土自保编空心砌块建设房屋,采用本修复加固技术进行房屋修复工程,新增产值5930万元,新增税收10414万元,节支总额908万元。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本技术成果以我国地震灾区房屋建统重建工程技术需求为导向,解决了地震灾后房屋重建过程所涉及的快途新建、加因、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问题,新工艺和新产品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了我国房屋工程的灾能力,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使得灾区群众较早的恢复日常生活与生产,推动了灾区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对地震灾区房属重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对促进建筑行业科技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8、合作方式技术合作。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