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所在地:
2006 年震惊世界的“电池门”事件使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再度被质疑。开发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绿色环保且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膜)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但由于目前研发的聚合物电解质仍然使用了有机溶剂作为增塑剂,使这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样存在着燃烧乃至爆炸的可能性,并且有机溶剂毒性很大,对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采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薄膜代替液态电解质来确保锂离子的迁移,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具有良 好的使用性能。
成果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本创新成果是由本大学李**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电池采用一层固体薄膜电解质替代了现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 解液和隔膜,固体薄膜既可以起到传导锂离子的功能,又具有将正负电极分开,防 止短路的功能。该薄膜具有不易燃烧,热稳定性高(分解温度 >300℃) 、电导率高 (7。19×10-4 S cm-1)、电化学窗口宽(>4。5V)等优点, 可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提高使用、生产上的便捷性。电池正极可采用磷酸铁锂、三元电极等电极材料,负极 可采利用钛酸锂、石墨电极等活性材料。电池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优异,重量轻、 容量密度高、寿命长、抗震、耐冲撞和体积小等优点,工作温度可以达到-20 ℃ ~100 ℃, 高温不起火不短路,低温不掉电。Li/ 电解质隔膜 /LiFePO4 充放电体系 0。5 C 下能量 密度可以达到 >200 Wh/kg 以上,电池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 500 次以上,库伦效率达到 90% 以上。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