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安徽工业大学
所在地:
成果简介
实现炼钢生产过程 (转炉/电炉、精炼炉、真空炉和连铸机) 的数据收集、 存储和管理;接收生产计划和生产指标参数;实现生产组织协调跟踪、生产过程 和质量监视;完成生产报表的打印记录;在稳定的工艺过程基础上,进行过程技 术计算,为当前处理时序和炉次操作提示指导。
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
本项目成功应用于山东省某特钢企业 80 吨电炉生产。
技术指标
二级计算机系统采用 CLIENT/SERVER 结构进行实现,数据库采用 ORACLE DATABASE。采用 SCADA 与生产现场信息紧密连接,数据处理后,以 ORACL DATABASE 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基本的数据平台,以客户端方式向所有生产、调度、管理岗位 发布实时和综合生产及指导或控制信息。
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收集与存储
接收基础自动化级 PLC 和分析仪器实时生产、质量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接 收工程师站输入的冶炼工艺参数数据以及三级生产管理级下达的生产计划等数 据。
(2) 生产协调与监控
以炼钢到连铸的生产流程和物流管理为基础;对炼钢到连铸的生产过程的作 业状态、物流状态、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各工序实时查询产品质量分 析数据。
(3) 报表管理
建立在基础自动化级 PLC 实时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工艺参数数据和生 产计划等数据基础之上,生成和打印生产统计报表等。
(4) 过程技术计算
基于各工序工艺设备的相应工序参数、生产工艺工程师设定的工艺参数以及 生产现场数据,根据生产工艺进程进行技术计算,提供对生产过程优化操作指导。
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
本项目是建立在各生产工序和辅助工序的基础自动化之上,集数据采集、生 产监控、生产协调、生产报表、过程技术计算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系统。解决基 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和上层管理系统脱节问题,使生产决策者及时获知实时的 生产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流计划,使工厂生产的主辅系统能以较好的匹 配状态运行,提高生产协调水平。
该项目系自主研发,在炼钢企业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也可推广 为其他为国内相关行业使用和借鉴。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减少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的人工抄报、人工跑送等岗位多、数据实时性差、 准确性低、处理滞后等现象,为企业组织和制定合理生产调度计划提供帮助,带 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受托开发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