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北京科技大学
所在地:
成果介绍
根据几何相似和动力学相似建立了对应实际 RH 模型比例为 1:5 的 RH 物理模型。利用 PIV 技术测量流场, 示踪粒子选用空心SiO2 微球, 获得了RH 水模型 钢包和真空室内中心纵截面上的速度矢量分布, 并根据速度场分布计算出对应的 湍动能及其耗散率的分布; 在 RH 水模型钢包内布置监测点, 在加入示踪粒子(饱 和 NaCl 溶液)的同时开始测量监测点处电导率的变化, 获得电导率变化曲线后, 将电导率变化在±5%之内的时间为混匀时间, 密集布置监测点并多次重复测量, 得到整个钢包中心纵截面上的混匀时间分布。根据上述方法分别研究吹气流量、 真空室压力、吹气孔数对 RH 内部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
在原物理模型基础上改变浸渍管的形状, 分别设计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 RH、 两浸渍管中上升管为圆管下降管为椭圆管 RH 以及标准圆管对比 RH 水模型,研究 浸渍管形状对流场特性及混匀状态的影响。两浸渍管均为椭圆管时, 能够增大液 体的循环流量, 降低钢包整体的混匀时间; 当只改变下降管形状, 选用椭圆管作 为下降管时, 能够起到增大钢水涌入真空室的速度同时降低钢水对钢包底部的冲 击的效果。
通过工业实验,对某超低碳钢 RH 全精炼过程进行密集取样,分别取圆管和 椭圆管 RH 冶炼的钢样分析,检测钢中碳含量。对比得到,使用两椭圆形浸渍管 对提高 RH 循环流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钢中碳含量降到很低 的程度,起到缩短冶炼时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应用介绍
RH 真空精炼工艺具有高效、高洁净的生产特点, 广泛应用于 IF 钢和硅钢为 代表的冷轧钢种、管线钢为代表的热轧钢种、以及轴承钢为代表的特殊钢种的生 产。
技术优势
(1) 通过水模型测量可知, 混匀时间是一个和位置有关的物理量,研究中务 必说明混匀时间是在钢包哪里的混匀时间才有实际意义。目前的文献报道中, 大 多数只报道一个混匀时间的数值,而没有说明具体的测量位置;
(2)通过测量得到搅拌强度, 进而得出了测量的混匀时间和测量的搅拌强 度的关系式;
(3) 提出使用新型 RH 浸渍管, 其特征为上升管仍采用圆形, 下降管为椭圆 形,在下降管处增大其垂直于两浸渍管排列方向的直径, 使下降管的截面积大于 上升管的截面积(1-2 倍),减弱钢水经下降管对钢包底部的冲击, 同时增大钢水 经上升管涌入真空室的速度, 能够在提高冶炼效率的同时延长钢包内衬的使用寿 命;
(4)首次提出采用 PIV 速度测量结果得到搅拌功率的方法。对比湍流脉动 强度在钢包内的分布, 发现在不同的方向上湍流脉动强度差别很大, 最大可达到 4。3 倍,得出了RH 精炼过程中钢包内的湍流运动过程为各向异性。
自我评价及效益分析
项目实现了 RH 精炼的高效化、洁净化、精准化生产,并为智能化生产打下 基础,经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已应用于首钢等企业的生产实践,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成果的应用推动了我国关键 钢铁产品的自主研发、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 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合作方式
技术入股、技术许可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