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齐鲁工业大学
所在地:
项目基本情况: (1)本项目利用创新性的技术思路,挖掘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关,键基因,应用合成生物学原理首次在国际上以玉米作为反应器异源合成一种来自于微生,物的高分子聚合物,评估其玉米中的表达及对抗早、产量、品质等性状的改良效果。
(2)在三亚进行的田间中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正常条件下,转基因玉米穗长略有提高,(2.33%) ,穗重提高13.06%,每穗粒重提高19.34%,百粒重提高18.36%;在干早条件下,转基因玉米穗长、穗重、粒重更是大幅度提高了50%以上;此外,转基因玉米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33.5-52.41%和27.8-45.37%,抗盐性也有显著的提升。本项,目获得的基因和转化体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核心技术: (1)抗早新基因挖掘; (2)以玉米作为反应器异源合成一种来自于微生物,的高分子聚合物。
项目效益分析: (1)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已超6亿亩。玉米生长过程需水量较大(至少2500mm降水量),且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我国每年种植的玉米中,受干早影响的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的60%,造成减产20%~30%。培育抗旱玉米品种是减少产量损失、保障稳产的有效措施,而转基因技术是抗旱育种的有效途径。
(2)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我国进口种子市场占有率高达80%。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问题”列为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 2020年,山东省须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聚力新品种攻关、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关键技术等十五项具体措施。
技术转化所需条件:资金800-1000万用于: (1)获得耐旱、产量性状表现优异,分子特征清晰,具有商业化价值的玉米转化体。(2)完成耐早玉米转化体的安全性评价试验,并申请转化体安全证书。(3)以耐早玉米转化体作为新种质,培育20个新的耐旱,玉米品种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