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山东师范大学
所在地:
一、成果概述:(简要说明成果是什么,以便技术受让方了解项目概况)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滨水区的功能从生产性逐渐替换为消费性,休闲娱乐、观光游憩、文化保护和生态体验等逐渐成为了城市滨水区新的发展方向。慢行空间作为滨水区各个分散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既是交通通行空间, 也是滨水区景观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 口,对市民和游客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体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对滨水慢行空间中的活动人群、行为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和软件分析,总结城市滨水慢行空间中步行、慢跑和骑行活动的行为特征,分析现有滨水慢行空间在 景观感知视角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滨水慢行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对同类的城市滨水慢行空间的建设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技术特点及技术指标:(突出与国内外同行的比较优势或区别)
1。通过实地调查和软件分析,研究慢行者的活动特征、需求层次. 围绕人的感官感知、空间感知、风险感知和就情感感知等环节开展调研,整体地对滨水慢行空间的景观感知情况进行了解和把握。
2。从慢行线路,空间设计和慢行设施三个层面提出城市滨水慢行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
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视觉层面、功能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态层面四个层面构建滨水慢行空间景观评价框架,筛选出 21 个评价因子,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咨询,分析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得出滨水慢行空间的景观评价模型。
三、应用领域:(主要面向的行业产业 、 技术已在***领域应用的概述以及取得成效,还可在***领域应用的前景等)
主要面向景观设计、旅游规划、水利工程等行业,以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为主。
基于感知分析的滨水满心空间景观设计方法已在滨水景观设计领域得到应用,在潍坊白沙河等实践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滨水景观评价模型可应用于具体的景观项目的评价。对景观设计实践进行后评价分析,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设计的成效和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投入需求:(需要技术需求方投入的资金、场地、设施等条件)
1。资金支持。
(1)设备:数据存储、图像工作站、PC电脑、航拍无人机、眼动仪、GPS随身定位仪等。
(2)设计:设计效果图及 3D 场景动画的设计制作费用。
2。场地支持。
整理资料、存放设备以及办公场地。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