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山东师范大学
所在地:
1。芒属植物(芒草)研究始于2011年,收集野生芒属种质资源,建立在种质资源圃,创制300多份杂交种。
2。开展了基础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五节芒基因组测序组装与分析工作,成果发表于国际植物顶级期刊Nature Plants。
3。开展了非生物胁迫RNA-Seq分析,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
4。培育选育3个优异耐盐碱芒草品种(专家认定),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东营、无棣等试验种植,并扩大面积试验示范。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针对广泛收集的代表性芒草种质资源,利用目前最 新的技术方法,探明其遗传基础,挖掘其优异基因。然后根据这些理论基础,创制 优异杂交种。
创制和培育了 3个耐盐碱优异芒草杂交种,在黄河三角洲中度到重度盐碱地生长良 好。这些创制的优异耐盐碱杂交种,国际没有报道过,是国内独有。
发现了芒草新的抗盐基因,已经申请专利。
作为饲草和能源草,解决优质饲草短缺,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于盐碱地土壤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生态保护、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甚至粮 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创制和培育的3个耐盐碱优异芒草杂交种,在黄河三角洲中度到重度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为0。3%-0。9%)种植,亩产量达3800公斤。表现出优异抗盐碱性与稳定性。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