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武汉工程大学
所在地:
矽卡岩型大水岩溶矿山由于矿体受接触构造带控制,矿区地表水系通过岩溶地层、火成岩破碎带、断层构造带等含水导水体与矿井贯通,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恶化,矿区地下水径流方向和通道随开采深度和范围变化而复杂多变,经常发生井下突水和地面塌陷、河(湖)水倒灌等恶性事故,防范和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本技术根据矿区范围内已有钻探与物探揭露的地质构造信息,分析地质构造对岩溶空间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计算模拟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径流方向、通道和水量变化,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变迁对地下水径流变化特征的影响。通过成矿条件和物探等方法寻找深部岩溶与导水构造,分析矿区深部岩溶与断裂破碎带的空间交汇及导水性,建立矿区主要含水导水体三维模型。提出改善动水条件下帷幕注浆效果的注浆方案,在综合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帷幕钻孔数据的基础上识别矿区的主要过水通道,通过封堵局部主要过水通道大幅减少井下抽排水水量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和治水费用。研究团队发表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国内外大水岩溶矿山一般采用帷幕注浆防治矿井水害,但帷幕注浆工程时间长、 成本巨大,一般企业难于承受。通过本成套技术研究,实现快速封堵地下水主径流 通道,辅助于局部注浆封堵,可大幅节约时间与成本,为大水矿山带来良好的经济 效益与社会效益。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