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70286]源于肠道菌的高活性肝素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药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联系人: 天津科技大学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与传统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强的抗凝活性,但又很大程度地减小了出血的危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目前,低分子肝素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化学法,但存在环保风险大、产物活性易受影响等缺点。生物酶解法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些问题。目前市场所用肝素酶主要源自肝素黄杆菌(Pedobacter heparinus),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但其产量、酶活及稳定性均不甚理想,因此严重限制了酶法制备在低分子肝素生产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亭扎肝素等品种使用酶解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等项目支持下,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人体肠道有益菌——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中鉴定并克隆了与肝素黄杆菌肝素酶具有较高同源性的新的肝素酶I基因(Bt-HepI),构建了其重组大肠杆菌生产菌株,确定了酶学性质,证实该肝素酶具有和工业所用肝素黄杆菌肝素酶I(Ph-HepI)相同的催化活性,但可溶性表达特性则显著优于Ph-HepI,比酶活是pH-HepI的2.05倍。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对构效关系建议分析后,对酶分子进行了理性分子改造,使重组酶的可溶性表达量和热稳定性均显著提升(50℃半衰期进一步提升到野生型Bt-HepI的2.14倍)。进而,优化确定了工程菌表达的最佳条件,5 L发酵罐的酶活产量可达3.94×105 IU/L,显著高于目前已知报道。 目前,该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1)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酶柔性分析提高肝素酶I热稳定性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 NO. ZL201910052220.1. 2021年3月5日授权;(2)一种通过增加二硫键提高肝素酶I热稳定性的突变体及制备方法. NO. ZL201910052337.X.2021年2月19日授权;(3)一种比酶活提高的肝素酶I的定向改造酶及分子改造方法和表达工程菌. NO. ZL201811086711.X. 2021年9月17日授权 本成果的产量、活性及稳定性均高于目前工业用同类产品,且来源安全可靠,将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分析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低分子肝素相关药物的全球市场在2015年时便已达130亿美元,且继续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因此,本成果将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推荐服务: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