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南京医科大学
所在地:
本项目属于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流行病学研究。自2010年以来,本项目在江苏省多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丙肝高危人群的血标本和调查资料约3000余份,从免疫应答的角度探讨了相关基因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同时在句容市人民医院开展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对部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价值进行了探讨。本项目的成果将有利于阐明HC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对HCV感染的预防、控制、治疗及预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项目共完成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36.988),核心期刊收录15篇,ISTP收录1篇,SCI被引次数86次,申请专利一项。 本成果主要从免疫应答的角度,探讨了影响HCV慢性化的遗传背景因素:研究发现,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白介素18相关基因、干扰素相关基因、免疫应答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相关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与HCV的感染转归有关联;其中关于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的研究系首次从通路水平对汉族人群的HCV易感位点进行探讨,在TAP2、LMP2、DOA、DOB和DMA基因上发现的易感位点国内外均为首次报道;首次系统研究了干扰素受体基因在HCV慢性化过程中的影响,并结合临床治疗数据,提出了汉族人群中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感染的疗效预测方程;研究还从不同性别对HCV感染结局的差异入手,研究了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在HCV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发现血浆雌二醇与IL-12水平正相关,且首次在中国人群发现ERα基因和ERβ基因上存在与HCV感染结局相关的SNPs。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