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人: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编号 本课题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2015年度市级第二批地质矿产专项资金项目(渝国土房管[2015]629号),项目编号:1402。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收集重庆市长寿-合川地区基础地质资料,充分利用已有岩盐矿勘查、储量核实报告,采集正在开展的岩盐矿钻孔岩芯样品,在分析以上资料基础上,借鉴油气钻井、测井和地震剖面资料,采用地质测量、野外踏勘、采样测试、综合评价等手段,应用沉积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分析重庆市长寿-合川地区三叠系海相钾盐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潜力,并进行有利区预测,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主要论点与论据 3.1、通过四川盆地东部大量钻孔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四川盆地东部主要成盐成钾期为T1j4-2、T1j5-2-T2l1-1,古沉积环境显示T1j4-2、T1j5-2-T2l1-1为碳酸盐-蒸发岩台地;长寿地区三叠系主要成钾时代为T1j4-2,合川地区主要成钾时代为T1j5-2。 3.2、通过收集四川盆地东部钻孔资料以及已有岩盐岩芯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东部T1j4-2和T1j5-2-T2l1-1成盐期沉积相特征,圈定了成盐沉积浓缩中心,初步指出在垫江盐盆的长寿、南充盐盆靠近重庆一侧出现了浓缩中心;恢复了古构造,指出泸州-开江隆起对成钾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与国外已有钾盐矿床对比提供基础,长寿双龙地区T1j4-2期大比例尺沉积相特征显示该区出现有富钾盐湖沉积相。 3.3、采集了长寿长平3井、高探1井、兴盐1井、合川ZK0101井、109井以及忠县ZK1井岩盐岩芯样品,通过化学分析、Br/Cl、Cl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含量分析、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以及测井数据等,发现长寿、合川地区三叠系嘉陵组四段已达到钾盐析出阶段,发现有大量的杂卤石和少量钾石盐矿物,可溶性钾含量最高达4%,证实海水浓缩程度较高,具备较大的找钾潜力。 3.4、利用Sr同位素、高精度微量元素以及S同位素等,对长寿地区长平3井和合川地区ZK0101井中的杂卤石和石岩盐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证实了杂卤石主要为原生矿物,是海水浓缩的产物,受到后期的影响较小,暗示该地区岩盐沉积时古卤水已经达到或接近钾盐析出阶段,少量钾石盐的出现更证实了该结论,因此杂卤石可以作为找钾的重要指示性矿物。 3.5、利用杂卤石、岩盐厚度等值线、岩盐顶板埋藏等值线、K+含量、古构造等结合前期已经初步证实早三叠世海水浓缩已经达到钾盐析出阶段,圈定了长寿地区成钾靶区,并且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确认该地区古构造确实为一凹陷,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4、创见与创新 前人对四川盆地三叠纪找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盐环境、成盐作用的物质来源以及成盐过程方面,而忽略了对成盐盆地次级凹陷的研究,次级凹陷极有可能是高度浓缩卤水的汇集区,是成钾有利区域。项目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在于对钻孔岩芯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在探讨卤水是否达到钾镁盐析出阶段的基础上,强调次级凹陷的重要性。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项目圈定的长寿双龙成钾靶区,将为下一步开展钾盐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有利于重庆市岩盐钾盐的综合勘查,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 1)目前所收集到的油气井深钻资料,杂卤石的厚度和品位绝大多数是根据物探测井曲线解释的,没有杂卤石的化分结果资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有一定影响; 2)在垫江盐盆长寿地区收集的钻孔资料一般嘉四段二亚段均没有钻透,岩盐的厚度到底有多厚无法统计。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