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70971]荔浦芋(槟榔芋)主要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桂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任务来源:“荔浦芋(槟榔芋)主要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合同编号 2016011401)是桂林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由桂林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桂林市植物保护站共同承担,课题起止时间是 2016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月 31 日。 背景:荔浦芋是桂林特色作物,具有“皇室贡品”之称,桂林年种植面积约 15 万亩,总产约 20 万吨。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都呈多发态势,给生产上造成严重的威胁,进而导致化学农药用量的居高不下。本课题研究对象是荔浦芋(槟榔芋) 主要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通过加强病虫监测预警,运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防控害虫,对保障产品品质,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通过在荔浦芋(槟榔芋)上开展主要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频振灯诱控技术、性诱监控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掌握荔浦芋上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指导大田生产;整合适合桂林荔浦芋(槟榔芋)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大幅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以及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全市荔浦芋(槟榔芋)无公害生产发展。 性能指标:形成 1 套荔浦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模式;核心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减少 40%,农药残留符合国标要求;发表论文 2 篇;示范面积 310 亩,项目指导面积 7088亩,辐射面积 2 .42万亩。示范区每亩新增产值332元。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利用性诱方法改进和提高荔浦芋(槟榔芋)上斜纹夜蛾预测预警技术;开展槟榔芋绿色防控技术整合应用研究;形成了一套槟榔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推广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是一项实用、先进、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目前已在全市荔浦芋(槟榔芋)种植区全面推广,处于成熟应用阶段;该技术在荔浦芋(槟榔芋)生产上广泛使用,还可以通过与其它技术配套使用;该技术对于人畜及天敌均较安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经过3年的推广应用,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项目区3年共推广面积2.42万亩,每亩新增产值332元,项目新增产值803.44万元。 存在的问题:芋头种植户对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的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化学防治的短效性,而忽视长效性和生态影响;植保力量和有效投入严重不足,植保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推行。

推荐服务: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