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70976]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基因的克隆测序及重组蛋白的免疫学特性鉴定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宁夏医科大学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260105)及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05403)的资助。

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蚴病,是一种呈全世界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畜牧业地,宁夏是我国包虫病发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包虫病一旦在人体发生,多数较难用药物的方法来治疗,只能以手术切除的方式来医治,而且复发风险率高,导致一朝得病,终生治病的结局。是许多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

目前,对包虫病尚未找到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从长远来看,包虫病防治的主要出路是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因此,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成为当今包虫病研究最受人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进行包虫病分子疫苗的研究。筛选出具有免疫保护性的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候选分子,并对这些分子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寻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抗包虫病疫苗及早期诊断用的抗原分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积累重要的参考资料。

基本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细粒棘球蚴虫(包虫病的病原体)基因克隆出,并构建出能够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菌株,制备这些重组蛋白,并对这些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学特性的鉴定。

该项目目前已经克隆了12个候选基因,其中9个为国内首次报道;通过基因的同源性比较分析,其中有7个基因序列与原始报道序列存在差异,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差异,这些基因是中国细粒棘球蚴虫株所特有的。

将5个基因在Genbank中进行了注册并获取了登录号(登录号分别是:DQ678103,DQ678104,DQ678102,DQ679473,EF077179。

构建了7个基因工程菌株并对其进行表达、纯化及蛋白的免疫学特性研究,经鉴定,这七个重组蛋白就有较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其中4个的免疫学特性更好,这些研究内容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以上这些工作对我国包虫分子疫苗的研制提供丰富基础资料,它将对我国的包虫病诊断、免疫预防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研究获得2006年宁夏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推荐服务: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