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71066]多种观赏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研究所属领域:农业生物技术与种苗繁育。研究始于1999年,任务主要来源于广东省农科院“盆栽非洲菊优质种苗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中试”及院博士启动基金“观赏植物发根农杆菌基因转化系统的研究”一部分等;并得到省科技攻关项目C20340等的支持。研究内容与性能指标:引进和筛选切花盆栽非洲菊新品种,建立标准化工厂育苗技术;建立观赏植物组培及植株再生体系。要达到的性能指标是引进3-5个系列品种;建立组培繁殖系5-6个,生产种苗10万株以上。取得的成果:建立了非洲菊新品种快繁体系,创新了提高诱导效率、预培养、生长调控等关键技术,制订了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实现了种苗的优质和高效生产。利用幼嫩叶、嫩茎或顶芽,首次或率先建立了观叶花烛、黑鹅绒观音莲再生体系;探明波士顿蕨快繁新途径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种苗进入国际市场。建立了非洲紫罗兰高效快繁新方法,利用再生叶片诱导后一次转接壮苗短周期内繁殖大量种苗。首次建立从幼花诱导玫瑰竹芋再生的新途径;研究了培养基组份对美丽竹芋快繁的效应。新建了盆栽品种蜜糖文心兰、春石斛的组培和拟原球茎高效增殖与同步化培养的生产新技术。探明了香石竹培养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新梢微插繁殖对培养性状形成的影响。首次报道了鲸鱼花、星点花叶万年青、“东方美人”皇冠水草等的组培再生技术。特点:多种植物的组培属首次报道,建立了再生和繁殖新途径,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再生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有多项创新,系统性和实用性强;研究涉及8科12属60多个品种类型,培育的种苗进入国际市场。应用:1999~2003年项目完成单位和技术应用单位累计生产了种苗522万株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00万元,出口创汇2万多美元,产生社会效益2.8亿元。种苗在全国推广并实现了本单位组培苗进入国外市场的新突破。研究已在《园艺学进展》等全国性学术或会议刊物发表论文6篇,1篇将在《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第2期发表,接受修回1篇。待发表论文11篇。研究为基因转化、空间诱变育种等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材料。培训了100多人次技术干部和从业人员。研究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部分种类组培再生在国际上也属率先取得突破。该研究正是着眼于良好的应用和产业化前景而开展,涉及的研究对象包括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和兰花,都是具很高或较高经济价植的花卉种类和新品种;红掌、康乃馨和非洲菊都是重要的五大切花之一,文心兰和石斛兰为高档盆栽和切花用热带兰花;观叶花烛为重要的切叶植物和盆栽植物,黑鹅绒观音莲、鲸鱼花等都是优良盆栽或园林景观植物。这些花卉具有不同的绿化、美化和其它应用功能,在我国都处发展上升期,生产面积仍在扩大,出口产品增多。我国现阶段花卉的消费量还很低,不及发达国家的1/10或更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美化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将会提高,今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推荐服务: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