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项目开发了高性能柔性透明导电薄膜(NFTCMTM)制备技术。核心产品光电性能优异(低电阻高透过 率:550nm透过率90%时方阻可低至10Q/sq)、雾度低(<0.1nm)、大面积均匀性好(均匀性£ ± 5%)、环境稳定性优异(通过数十小时高加速老化测试)、耐弯折、与传统下游制程兼容性好。并建成600 mm宽幅磁控溅射中试线一条,技术方案已完成中试验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该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在大面积触控、电致变色、透明电磁屏蔽等领域不可替代,在传统领域有望部分替代常规柔性IT0导电膜。
1、超薄膜层的高质量生长技术; 2、多层膜之间光学匹配和界面调控技术; 3、可靠性和稳定性控制技术; 4、大面积卷对卷连续稳定生产工艺控制技术; 5、原材料制备与物性调控关键技术。
CN201710432901.1 一种基于超薄金属膜的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810048854.5 一种具有单层结构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910015540.X 一种基于超薄金属的透明导电薄膜
CN201911191038.0 一种高温透明柔性的电加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009667.3 一种高透光电磁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于显示触控领域(大面积触摸屏、电子白板、会议平板、柔性电子等)、智能窗户领域(电致变色、 PDLC等)、通讯互联领域(透明电磁屏蔽膜、透明天线等)、智能传感领域(自动驾驶、可穿戴设备等)等。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宋伟杰,博士,研究员。 2002年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2006年起加入宁波材料所任研究员。 宋伟杰博士在加入宁波材料所之前从事薄膜器件的表面及界面特性研究。加入宁波材料所后组建了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团队,围绕功能薄膜及光电器件应用,开展了透明导电膜、减反射膜、以及硅基太阳电池的研究。其中氧化锌透明导电膜靶材技术、光伏玻璃表面减反射膜技术均已实现产业化转移或应用。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已完成和在研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在多项创新平台以及学术技术组织担任职务:宁波市硅基有机薄膜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市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等。宋伟杰博士获得过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海创新锐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宁波市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奖项。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