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APP下载
欢迎光临,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成果 > 详细页

>350Wh/kg动力锂电池

项目简介

发展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技术是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采用高镣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可以开发出比能量大于300Wh/kg的动力锂电池。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电池比能量到350Wh/kg及以上,就必须采用比能量更高的材料。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比容量达到750mAh/g时,负极膨胀问题会导致电池循环寿命急剧下降。本项目采用300mAh/g富锂镐基正极材料和大于750mAh/g的石墨烯复合硅碳负极材料,胀容忍度更高、循环性能更佳;设计研制岀能量密度大于350Wh/kg的动力锂电池,其循环寿命达到800次。

技术优势

动力锂电池比能量大于350Wh/kg,优化电池工艺后比能量可提升至400Wh/kg,完全领先与行业水平, 属于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技术。关键正负极材料为项目团队自行研发,并已实现量产,具有独有性和领先性。

知识产权

CN201610137356.9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01710481360.1 电池的制备工艺

CN201711158982.7 一种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01810581870.0 一种正极材料、正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1810607524.5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1910236907.0 一种硅碳负极浆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910361691.0 一种双壳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市场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弱光响应性好、柔性等诸多优点,可应用于光伏发电玻璃、温室和可穿戴电子供电等。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作模式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主要研究人员

刘兆平,博士,硏究员。 浙江省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石墨烯工程实验室主任,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计划、宁波市3315人才计划、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等,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及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分别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已在 Nature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 , Angew. Chem. , Adv. Mater.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70篇,获他人引用62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PCT专利8项;带领团队实现石墨烯粉体、石墨烯薄膜、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化技术和转移转化。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院地合作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科技项目30余项。

相关图片

pic.name.htmlencode()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Copyright © 2019 龙岩市科技开发与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1529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80202351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