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项目针对NCM和磷酸铁锂两种动力电池的不同性质和组成及其在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电解液回收、环境二次污染及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共性问题,研发岀一整套退役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破碎分离、电解液的无害化处理、短程修复、杂质分离、有价元素的提取、材料合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有机物的及氟的无害化处理,锂、镣、钻、镐、铁、磷、铜、铝等有价元素的全组分综合回收利用,合成材料均达到电池级水平。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技术针对电池梯次利用存在的测试周期长、成组率低、寿命短、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通过高精度库仑效率测量技术,实现快速寿命预测;提高梯次电池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突破电解液无害化、高效提锂和短程修复等关键技术,实现退役动力电池高值化短程绿色回收。
CN201910711581.2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回收方法
CN201910711576.1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电解液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与系统
新能源一般动力电池寿命为5-8年。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为1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122亿美元,到本十年末,即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稳定增至181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8.2%。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
夏永高,博士,研究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日本佐贺大学芳尾实验室,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2008年4月-2011年3月,日本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新产品研究开发部基础研究所;2011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要负责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其高比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为止,已在Nature Common.K Nano Ener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PCT专利6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3项;参与 编写国内外学术专著“Electrochemical Energy: 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CRC Press, 2015)、uLithium-lon Batteries Materials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和《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应用技术》(科学岀版社,2016)等各1章,并受邀参与了中国大百科之能源材料条目的撰写工作。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实现了磷酸镐锂、高温型镐酸锂、富锂镐基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等多项技术成果的产业转移转化。2016年,获得中国锂电青年科学研究奖和赢创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等称号。
龙岩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大道1号市行政办公中心
联系方式:0597-2601001,400-64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