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龙岩市科技局联合龙岩市妇联深化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组建女科技特派员联盟。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女科技特派员们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成金”,与服务企业“携手共赢”,书写属于龙岩市女科技特派员的浪漫“答卷”。
“把脉开方”,养猪“有科技,无狠活”——女科技特派员包银莉(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任教师、预防兽医学博士)
她针对生猪腹泻病病因复杂、诊断难的问题,服务期间开发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二联一步法荧光定量PCR(Taqman法)”“猪德尔塔冠状病毒RT-PCR检测法”等多种腹泻病原检测方法及药敏检测装置。同时依托龙岩学院科研平台,为养殖场提供动物疫病、细菌耐药性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年均开展动物疫病检测50多次,检测样品超1000份,指导猪场制定防控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仔猪腹泻、母猪流产等问题。指导、联合企业申报并立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等3项,获批项目资金140万元。
科技入企,产线“生金”——女科技特派员陈虹微(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她组建米粉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从种植、生产、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帮扶长汀县城鑫食品有限公司从一个以手工家庭作坊为主的米粉生产小企业成长为拥有2条自主研发的百米长米粉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长汀县最大的米粉加工企业。源头把控,建立稻谷种植基地,择优引进79106优质水稻品种,在复兴村山谷地开垦荒地30余亩,以包销方式带动当地32户农民种植有机稻谷,种植面积扩增至1300亩,亩产水稻达500公斤,保障纯天然有机米粉原料供应。同时,指导企业培育“雪锋”“鑫汀龙”等特色米粉品牌,通过SC认证,被外界誉为“高山上的山泉米粉”。帮助组建企业电商销售中心,实现年产50余万件的目标,直接带动复兴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弦歌不辍,“第二课堂”接地气——女科技特派员陈元招(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她深入了解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参与企业设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对接;协助企业员工技能和学历提升,为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团队。与服务单位合作开设“二元制”试点班,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企业39名在职员工顺利毕业;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电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5名员工取得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与企业合作申报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基于隔热材料的热流稳态法导热系数的检测技术研究与检测装备开发”获立项。
躬耕笃行,守护绿水青山——女科技特派员赖永明(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岩土工程博士)
针对企业在建项目中存在的高硫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难题,开发出“尿素分解及氨氮降解复合功能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方法”,修复后示范区地下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的相关国家标准,运行成本降低30%以上。提出“微生物协同治理建筑渣土与剩余污泥技术”和“海上风电基础桩裂缝自修复技术”,新增施工技术服务收入600万元以上,利税100万元以上。指导企业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福建省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对外合作项目、区域发展项目,获批项目资金2350万元,申请发明专利8件。
为龙岩山麻鸭健康养殖保驾护航——女科技特派员李焰(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她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龙岩山麻鸭卵巢组织性早熟候选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闽西优质蛋鸭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为龙岩市山麻鸭原种场提供技术服务。联合服务企业共同申报项目6项,包括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等2项,获批项目资金90万元。提供龙岩山麻鸭分子育种技术操作规范一份,开发的个体产蛋记录与蛋壳颜色识别系统,可减少育种工作中人工录入数据环节,为龙岩山麻鸭个体选育后期数据处理提供了便利。与企业联合研发的一种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提高了蛋种鸭产蛋后期蛋壳质量,蛋壳破损率显著减少,提高了养殖效益,新增产值416万元,新增利润117万元。
送技助农,果蔬种植更有“科技范”——女科技特派员林艳(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与质量控制处副研究员)
她专注于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服务期间,推广丝瓜新品种长盛2号、长盛3号,亩新增产值约1.2万元。开展大白菜精量播种简约化节水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变革传统的露地大白菜生产方式,采用经过精选的丸粒化种子和覆膜+滴灌的栽培模式,提高蔬菜生产效率。服务期间,共开展果蔬种植技术培训4期,果蔬保鲜技术培训2期,参训人员达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份,科技图书300本,为农业的发展和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科企融合,一“叶”致富——女科技特派员林瑜(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她推行“团队化服务+生态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农旅化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广实行茶园管理“五统一”,采用种植绿化树、种植绿肥牧草、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方式进行茶园生态建设。推广茶叶加工清洁化流水作业,引进智能化、清洁化制茶设备,推广以用电或生物燃料为能源的茶叶加工新机械实现智能温控,引种黄化茶树新品系,开发乌龙茶新品种加工工艺。助推“科技特派员产业示范工作站”项目落地建设,建立茶叶绿色高质、生态环保关键技术示范基地100亩。
科技加持,让特种畜禽不再“特”——女科技特派员吴琼(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她远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9个乡镇和藏猪、牦牛养殖场,了解畜禽资源养殖情况,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推动藏区优势产业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期间,对龙岩山麻鸭、象洞鸡等龙岩市优势畜禽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联合申报项目2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9项,培养技术人员12人。对梅花鹿和朗德鹅等特种畜禽开展推广和培训服务,辐射服务村4个,服务农户20户,养殖户15家,培训技术人员100余人,提高了特种畜禽养殖的普及性,提升了企业现代化的养殖水平。
深研技术,助企提升——女科技特派员郑瑞娟(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
她主要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针对白炭黑主、次、微量元素检测要求,构建了适合白炭黑成分检测的标准物质体系,探索建立适合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的制样方法,并最终建立了XRF方法同时测定白炭黑中硅、铝、钠、钾、铁、钙、镁、钛、锰等元素的校准曲线。白炭黑成分检测周期从常规检测所需的5-7天缩短至0.5小时,大大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为提升白炭黑生产企业检测技术水平、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红外分析技术等为企业开展样品检测分析服务30余次。组建“锌系列材料研发科技特派员团队”,协助企业联合申请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与企业合作实施开发项目1项。